不用出門,動動手指,就能點外賣,送貨上門。不過,您在點外賣的同時,如果不小心,可能就會被騙子鉆了空子。12月14號傍晚6點半,柴先生通過“餓了么”點餐平臺,點了一份外賣,一共31塊8。
大約十分鐘后,柴先生接到一個自稱是商家打來的電話。因為柴先生的手機有通話自動錄音功能,恰好記錄下了整個對話過程。電話中,對方說,柴先生點的黑椒豬排沒有了,得換一樣,價格高點都沒關系,象征性地補兩塊錢差價就行了。
柴先生再報了一次。這一次,電話那頭傳來了清晰的音響聲:您已收到付款985。同時,柴先生也收到了付款通知,問對方咋回事,對方說系統(tǒng)又出問題了,馬上把多的退回來。不過,后來不僅錢沒有退回來,等柴先生再撥打過去,對方就無法接通了。
通過賬單可以看到,對方是一分鐘之內,刷走柴先生兩筆錢,第一筆986塊,第二筆991塊,總計1977,收款方叫鮮糧卷餅王??梢?,第一次對方說沒刷上,不過是為了拖延時間,螞蟻搬家地刷走柴先生的錢。
因為,付款碼交易有一個規(guī)定,1000元以上需要密碼,1000元以下則可以免密。等柴先生回過神來,之前點的外賣按時送到了,飯盒里躺著熱騰騰的黑椒豬排。柴先生自嘲地告訴第1眼記者:2000塊錢的豬排,真好吃!
回過頭來柴先生發(fā)現(xiàn),對方的電話號碼,和商家掛在餓了么平臺上的電話號碼并不符合。柴先生向支付寶方面反映了此事,希望能夠幫助追查賬戶。不過,因為涉及到客戶隱私,支付寶不能直接提供相關信息。支付寶后續(xù)如果核實了具體情況,再考慮對對方的賬戶進行一定限制。目前,柴先生已經(jīng)報案,等待警方介入調查。
柴先生點單的商家,位于江北區(qū)觀音橋朗晴廣場負一樓,第1眼記者首先進行了走訪。兩位工作人員說,那通電話不是店里打的,此前,也沒遇到過類似情況。
不僅是商家說沒遇到過這種騙局,就連一旁休息的騎手們,也說聞所未聞,在這群騎手中,記者沒有尋找到當天為柴先生送餐的騎手,因為那位騎手一直沒有接聽電話,記者也無從得知當天送餐的前后細節(jié)。
騎手們說,僅僅是餓了么平臺,就有專屬騎手和眾包騎手,要找到人,很難。何況,泄露信息的,可能根本不是騎手。而且即使遇到換餐補差價的情況,一般的做法都是騎手向商家墊付錢,等到送餐時,客戶再當面付給騎手。